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高延莉表示,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已做到精细化拆解、资源循环利用,我国报废汽车处置领域蕴藏万亿级市场潜力,亟待建立相关产业标准体系,破解政策门槛高、有资质企业少、远离金融市场、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等老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工商联主席涂建华告诉记者,报废汽车回收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需要尽快完善,目前一些有资质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亏损严重。他建议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交通运营和拆解场地的联合执法,对黑车、拼装车、超标车和非法拆解行为坚决依法处理,严格规范回收网点经营行为。与此同时,大力扶持正规的报废车回收企业转型升级,在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总量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扶持打造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报废车定点回收企业。对在正规企业报废的汽车进行政策补贴,引导更多车主关注再生资源的利用。
近年来,席卷全球的信息技术革命催生出以互联网+为线索的新经济形态。传统行业都在互联网+驱动下进行产业、服务以及技术升级的大环境背景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该如何拥抱互联网+,值得深思。
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杜辉建议,布局环保设施共享网络,引导行业向环保拆解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方向发展。“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相关企业共享环保设备,强化与环保企业合作,既降低环评成本,纾解企业经营之困,也有利于废弃物规范处置,便于国家统一监管。”
汽车行业资深投资人、“报废专家”创始人赖晓凌认为,通过政企合作、打造全国联网的统一平台,以提高行业网络化和技术化水平。在报废汽车回收环节,建立报废车在线回收平台,为车主提供简单、便捷、高效、全程可视化的一站式服务,通过优质的服务体验吸引车主“用脚投票”,从而获得报废汽车车源,彻底改写过去车主“报废无门”或因手续繁冗不愿寻求正规渠道报废的窘境。在零部件流通环节,可利用现有电子商务平台或建立专门的二手零部件垂直电商平台连接供需方,促进汽车零部件资源的高效流通。不仅让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均从中受益,报废汽车零部件价值也能得到更大的释放。下游零部件价值增长将逆向抬高上游车辆回收价格,进一步惠及整条产业链。